上海和苏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站长本人
苏州自身具备强大的制造业动能,并以其高度精细的分工和庞大的工业网络为上海奠定了创新环节中的两大基石:效率和规模,与上海形成了“双向赋能”。如果说上海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苏州则是定盘星,两者在竞争与合作并存下各自确立定位和方向、不断融合、相互支撑。
苏州最近学上海非常火,大有将点对点对接拓展到集群式合作的模式。
一方面,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和中心,襟长江,带太湖,控苏南而引浙北,值得苏州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另一方面,集群式融入上海,对苏州市辖区、县级市整合进入同一个合作机制,对苏州本身强化市域内部的联系,增强市域一体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上海和苏州,在双循环背景下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将带来怎样的结果。
上海和苏州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只有把这层关系理清楚了,才能对未来有更加清晰的判断。
但如果从产业的底层逻辑看,倒也很清楚,无非是外溢和虹吸、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千言万语,一句话,上海好,苏州才会好,苏州好,上海才会更好。
但是,既然是做研究分析,还是要把最好的和最差的情况考虑在内。
至于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能预言。
先说最好的结果:苏州继续承接上海非核心产业外溢,上海负责产业链的0-1环节,苏州负责1-10甚至1-100的环节。
两地相互支撑,共同当好国内外双循环的龙头。
再说最坏的结果: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不再有大规模产业溢出,相反的,上海的产业虹吸作用将越来越强。
对苏州等环上海城市来说,需要做好优质产业被上海逐步剥离吸收的最坏打算。
当然,这两种情况都是最极端的情况,真实的发生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就看两地这么去对接和平衡。
站长如果只是嘴上放个炮,那绝对不是站长的风格。
下面,站长将通过规划和数据,来和你分析和揣测下,上海和苏州的关系,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未来将走向何方。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优势和角色。
上海,是中国内地最好的对外窗口,它的任务是为中国大地吸引更多的外资、外企,辐射整个长三角经济圈,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可以说,上海的国际化地位,目前中国还没任何一个城市可取代,只要中国继续对外开放,上海的重要性只会加强而不是削弱。
在当前内循环+双循环双重格局下,上海既要当好内循环的主力,还要代表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当好双循环的窗口。
上海中心城区虽然繁华依旧,但单一核心已经不足以支撑双重使命。
上海必须找到新的增长极,上海在下一步增长极,在外围城市。
而且上海为了这一天,已经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上海最早对中心城区以外的地方,定位是卫星城市。
一直到《上海2020总规》,才决定取消卫星城,并首次提出了“郊区新城”的概念,意在提升郊区综合功能,增强郊区综合实力。
《上海2035总规》问世后,首次提出了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并将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新城培育成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全面承接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划重点,将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外城城市,建设成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并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
2020年9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曾明确提出上海的发展空间布局需要一次布局上的重整与提升,概括为四句话:“中心开花”“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
其中,“新城发力”就是指嘉定、松江、青浦、奉贤、临港等五大新城,按照独立城市定位,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建设,力求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增长极和发动机”,并与中心城区一道,构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内圈”。
首先发力的是临港。2018年,临港新片区横空出世,2019年8月,临港自贸区正式揭牌,300天吸引了4000亿的项目总投资,今年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保持30%以上增速。
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有中船三井、中船临港、中集洋山等;
航空航天方面:有中航商发、奥科赛通用航空等;
汽车、机械制造方面:有特斯拉、三一集团、梅赛德斯奔驰、上汽集团、通用电气;
高端能源装备方面:有西门子、华仪风能电气、电气核电设备、阿尔斯通电网、尚德太阳能等;
现代物流仓储方面:有建发物流、中储发展等;
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有科大讯飞、寒武纪、华东光电等,大量国资企业和成熟产业集团。
背靠上海政府,在政策上有众多倾斜,使临港具备周边城市甚至上海其他区域,都不可比拟的优惠条件——专项基金补贴、税收返还机制,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人才落户、租金补贴、住房保障,大力吸引高新人才。
临港就像故事里的主角,出身不凡,背景深厚,一路都有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前途自然远大!
相信长三角地区各大城市,都有谈了很久的项目马上要落地却被临港横刀夺爱的切肤之痛。
站长就有苏州做招商的朋友,谈了一年的项目什么条件都谈好了,临港自贸区一出来,头也不回直奔临港。
更为重要的是,临港的政策还没见底,未来甚至有可能比深圳、海南和雄安新区更胜一筹。
11月12日重要讲话中,唯一被提及的未来30年浦东发展的重点片区,就是临港新片区。
中央对临港新片区的要求是: 要更好发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划重点,请注意“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的提法,这说明国家将在临港实施更大力度开放,看看我们到底可以承受怎样的开放力度。
如果,上海的自贸区再扩围到其他外围城市呢?谁又是下一个临港呢?
当然,苏州也有自贸区,成绩也不俗,设立一周年苏州片区吸引了江苏全省自贸区90%的境外投资额、70%的新设外资企业。
这个成绩就算在全国已经可以称得上翘楚了,但和,苏州眼光和格局从来都不应该放在和江苏省内比,和上海比起来、和临港比起来,确实还有不少差距。
据称,临港提出的目标是,到2035年,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一的开发区,不知道苏州工业园区听了作何感想。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客观上,上海的外围城市发力,会造成和苏州等环沪城市两种可能的结果。
第一种是和苏州产业无缝对接,第二种是和苏州竞争短兵相接。
就看两地怎么去把握这种竞合关系,苏州最近学习上海、对接上海、融入上海的根本目的,我想也是要尽全力追求第一种结果。
回过头来再看嘉定、松江、青浦、奉贤,除了上海这个大靠山,其本身的产业水平也相当高。
人民网曾经比较过上海市16区2015年至2019年财政收入增幅排名中,崇明以109.17%的增幅排名第一。金山(92.58%)、奉贤(82.58%)、松江(70.99%)、青浦(65.32%)分列第二至第五。
上述五个区均距离上海市中心较远的“郊区”,但财政收入增速均超过50%。反观这份排名,自2015年来长宁区增幅仅为1.29%;普陀区增幅14.23%;黄浦区增幅24.8%,三个老城区倒是“坐稳了”增幅最慢现实困境。
更为重要的是,多年卫星城市的涵养,使他们手握大量土地资源,建设用地使用率远低于苏州,而接壤的苏州昆山、吴江、太仓等地则很大程度需要靠腾退土地来新增土地资源。
上海的城市能级也决定了上海的土地开发强度可以提升到普通城市难以企及的高度。
站长没能搜集到系统全面的土地开发强度数据,只能管中窥豹一下。
苏州方面,《苏州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提到,苏州市土地开发强度在含太湖、阳澄湖等水面的情况下已经达到了29.10%,接近30%的国际警戒线。
昆山在2015年就明确提出,至2020年末,昆山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不超过2014年,实现建设用地规模“零增长”。为此,昆山甚至还拒绝过年产值100亿元超大项目。
人民日报对吴江的一篇专题报道也提到,吴江土地开发强度已逼近30%警戒线,土地资源供给不足。
上海,手笔可就大多了。青浦区、嘉定区2035版总体规划都提出了适度提高开发强度,到2035年,青浦区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28.8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为34%,嘉定区建设用地面积266.6平方公里,土地开发强度近60%。
土地开发强度提升到60%,苏州如果不在城市能级提升上没有突破,是想都不敢想的。
五大新城,尤其是上海临港自贸区的横空出世后,上海的牌面其实很清楚了,重塑制造业,而且是高端制造业,为内循环提供强大的产品供给能力。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上海作为全球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枢纽,都必须代表中国最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上海制造业正在二次起飞,而苏州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城市。
从发展历程来讲,上海作为中国顶尖的国际化大都市、国际化金融中心,必然要逐渐剥离中低端制造业。
苏州是上海制造业外溢的最大受益者,从上世纪80年代起,苏州就通过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闻名全国,来自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们穿梭在苏州的小桥流水中,带去了上海国营大厂和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成为带动苏州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
老实说,无论是文化基因、还是地理优势、又或者是因为苏州人的三大法宝,在吸收上海外溢方面,苏州可以碾压长三角所有城市。
从人口流动上看,“沪职苏住”已形成明显的同城效应,从苏州市区到上海的高铁动车有190班次/天。
同济大学发布的《2019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研究表明,2019 年,从苏州前往上海市中心工作的人群达到1万人以上,几乎占到周边城市所有跨城至上海市中心通勤人数的96%。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表明,2019年上海和苏州经济联系强度是上海和杭州联系强度的2.12倍。
虽然这些年,江苏的盐城、常州、泰州、南通相继赴沪展开政、商、文等层面的合作洽谈,浙江嘉兴、宁波、杭州、湖州与上海的合作发展如火如荼开展,甚至不接壤的安徽也千里跬步、千里借力。
这些都不足为惧,在承接上海产业外溢方面,苏州就没怕过谁,也确实没人能抢过苏州。
解放日报曾这样描述上海和苏州的产业关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苏州就定下一个基调,上海做的,苏州一般不去做,而苏州要做的,是上海不想做、不便做,或者做起来成本太高的产业。
比如,同样是发展信息产业,上海发展软件,苏州就主攻硬件;上海大力发展金融业等第三产业,苏州结合自身特点做起了加工业。
发展的“错位”成功塑造了苏州制造业之都的美誉和实力。
苏州唯一害怕的,是上海不再外溢了。
吐血整理了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演变情况,可以看到2000年起,上海的固投、尤其是工业固投有两个很明显的趋势。
第一,2002年到2009年,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基本维持在10%以上,制造业投资基本和固定保持同样的增长势头,上海制造在这一时期是不折不扣的王者。
2009年,上海的汽车、笔记本电脑、民用船、发电设备、集成电路分别占全国产量20%、50%、20%、20%,15.4%。
第二,2009年,是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的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上海的工业投资的绝对值与占比都开始掉头下行,从此前的占比30%以上,下降到了不到15%。
上海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从2009年的48.5%下降到了27%,更为重要的是,这也就意味着,上海基本完成了转型升级,中低端产业能转移的基本都转移了。
具体来看,2019年,上海的汽车、电子、金融产业占GDP比重近60%,当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深,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困境成为举国焦点之时。
人们骤然发现,摊开地图中国众多芯片龙头公司,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如中芯、华虹宏力、展讯、锐迪科、澜起、芯原等,上海始终默默地在高端制造业深耕,这也是上海绝对不会外溢的产业。
结合苏州看,请注意三个时间节点。
第一是2009年,上海制造业投资开始逐年下滑,一直到2017年才踩住刹车,而同一时间,苏州的制造业投资迎来井喷,并在2014年创造了2400亿的巅峰,一直到2017年都保持在2000亿上下,总量始终保持上海的两倍左右。
第二是2018年,上海制造业投资迎来了20年最大涨幅,与此同时,苏州的制造业投资却遭遇了20年最大跌幅。
如果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一定程度上,这个时候上海对苏州虹吸就大于外溢了。
第三是2019年,上海和苏州的工业投资同时有10%左右的增幅,尤其是苏州,更是迎来了十三五以来的最大增幅。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工业投资增长了15.4%,苏州更是增长了27.4%。
这也就意味,上海和苏州工业发展达到了一种平衡,双方不再靠相互虹吸来填补自身的产业,而是在不断的融合中形成了各自的定位和方向,相互支撑。
回归到制造业的底层逻辑:两地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分度的。
2019年上海排名前三的制造业是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而苏州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上海有强大的创新辐射能力,而苏州有强大的制造业动能。
上海的创新能力和高端产业,需要结合于苏州的大规模制造能力,才能把创新真正地产业化。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称之为,上海创新、苏州生产、全球销售。
当然,要说上海和苏州之间完全没有竞争关系,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有竞争恰恰才是合理的。
在举国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苏州也要转型升级啊,苏州也需要高大上的产业啊,苏州的产业结构和质量都在往上,这就必然导致竞争关系的存在。
举个例子,2020年4月,苏州召开生物医药大会,高调宣布生物医药将作为全市唯一的一号产业。
但是,作为全球最具增长性的产业,上海不可能不心动,不只上海,深圳也在追求生物医药。
既然是唯一的一号产业,苏州给出的政策应该是顶配的,但是,站长对比了苏州和上海临港的生物医药政策,无论是政策的支持范围, 还是扶持力度, 临港新片区的政策均优于苏州政策。
随便举几个例子:
新药研发方面:【完成临床试验】 临港: 最高3000万元; 苏州: 最高400万元。【企业年度资助上限】 临港: 1亿元; 苏州: 3000万元。
医疗器械方面:【二类医疗器械】 临港: 最高3 00万元, 苏州: 最高50万元。【三类医疗器械】 临港: 最高500万元, 苏州: 最高300万元。
产业化项目建设方面:临港: 最高5亿元;苏州: 新药项目最高2000万元, 医疗器械项目最高500万元。
但是两个政策之间又也带着明显的个性化,比如临港新片区侧重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品突破,而苏州则偏向于技术改造、设备投资、企业总部建设,这也符合两地产业特征。
站长后台做了两地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完整的对比情况图,有需要可以后台发送“生物医药”获取。
但是,竞争并不可怕,良性竞争才会成就更好的彼此,过去的很多年里,上海和苏州,始终是对制造业最友好、最热情的一线城市。
在11月1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上海苏州均挺进营商环境最好城市前三甲。
今年9月份的时候,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有关会议上讲到,上海和周边的同城效应不断提升,过往的单项向外辐射,更多转为“双向赋能”。
不是哪个城市都能随随便便和上海双向赋能的。
苏州制造业厉害,这是众所周知的。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苏州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元,又一次守住了“工业第一强市”的称号。
但是,强归强,好像从来没人能说清楚具体厉害在哪里?
站长试着用回归到底层的逻辑,来梳理下苏州的制造业到底牛在哪?
苏州制造的优势早就不是廉价的劳动力、宽松的环保要求或者巨无霸式的生产规模,而是供应链。
供应链的优势来自聚集效应。苏州的供应链强大到你难以想象,放眼到全中国,没有这样的产业链,是绝对不敢提内循环的。
官方的说法是,苏州拥有 35 个工业大类,涉及 167 个工业中类、489 个工业小类。
这么讲,多数人还是不能理解强大在哪里?随便举个例子,比如汽车产业,从最上游的钢材原材料,到中间的零部件,再到下游的整车,再到下下游的汽车金融服务,苏州都有。
不但大,而且长,而且全的工业链,让苏州能形成两种极难形成工业生产能力。
一是分工。就是把生产流程被拆分得非常细,每个企业的生产都高度专业化,只生产被拆解出来的极为基础的零件,但是能生产得特别快。
二是形成网络。虽说一家企业只生产一种零部件,但是企业多了,就把各种零件各个环节都覆盖了,最终这些零件能像拼乐高积木一样被组合起来,形成千奇百怪的产品。
通过高度分工和庞大的网络,苏州供应链能满足绝大多数创新需要的两个条件:效率和规模。
苏州制造不可替代的规模和效率,让它成为了高科技产业和创新生态中重要的一环。
2019年,苏州高新技术企业已达7052家,2020年,目标更是要破万家。
这么说,可能大家还是不能理解强大之处在哪里,再说的简单点。
有人在上海做设计和测试,如果他今天设计一个什么东西用到什么部件,发个微信到苏州,当天就能测试上。
测试完了如果要量产,不管你是什么产品,苏州能承接需求的成熟企业、成熟的工程师、成熟的产业工人,一抓一大把,这就是苏州供应链的厉害之处。
这就是站长在文章开头所说的,1-100的能力。
这是我们敢打贸易战、开启内循环最大的底气,如果没有这种能力,那么我大中国在贸易战中真的就只能是粘板上的肥油肉了。
总结一下,苏州制造业的强大,最重要的因素并不在于劳动力和土地便宜,而是发展出了一个同时兼具效率,又规模极其庞大的供应链网络。
站长注意到,10月27日,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时提到,全力打造“苏州制造”品牌。请注意,不是苏州这两年一直提的“苏州智造”,十分耐人寻味。
11月2日,苏州召开“提升苏州城市能级”和“苏州文化高质量发展”课题开题座谈会。
市委书记许昆林指出,苏州既面临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重要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亟需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做强文旅产业,加快实现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划重点,第一,制造业仍然是苏州王牌,第二,苏州制造业要+互联网,从而形成供应链的聚集效应,第三,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官方新闻提到提升城市能级。
总结来说,如果说上海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利剑,苏州则是定盘星。
沪苏同心,其利断金。
一个更加强大的苏州深度融合成为引领区的上海,或者真能产生几何倍增效应,带来意想不到的未来。
还是那句话,上海好,苏州才会好,苏州好,上海才会更好。
———— e n d ————
【原创】三十而立,浦东十问
【演讲】城市竞争关键之战:“十四五”如何重塑人才发展新生态(下)【荐文】大变革前奏:燃油车将溃败,电动车成趋势?
【荐文】上海青壮年官员为何频频“北上西进”?
【荐文】 “十四五”研判:八大趋势性机会涌现